- 刘玉娟;刘欣妍;李婷婷;李鑫;梅凯;王昕怡;王灵敏;吴清;
该研究拟在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制备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剂,进行质量评价并考察其对化疗药损伤周围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该实验从流变学、制备难易程度及载药量角度,对凝胶的制备方法、基质的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确定最优处方并制备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以朝藿定A1、A、B、C及淫羊藿苷为评价指标,采用Franz扩散池法对凝胶剂的体外释放及体外透皮行为进行研究;采用Wistar大鼠建立奥沙利铂诱导的周围神经毒性模型(oxaliplatin-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OIPN),通过给药后的行为学测定和背根神经节、坐骨神经的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价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对化疗药物损伤周围神经的保护作用。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剂制备工艺稳定,5种成分的释放最符合Hixson-crowell动力学模型;行为学指标直观地显示了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奥沙利铂引起的机械异常性疼痛,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药物可以改善奥沙利铂引起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损伤、轴突变性和脱髓鞘现象。因此,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制备工艺可行,释药稳定,对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022年10期 v.47 2634-2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9 ] - 黄诗铭;李姝贝;邓红涛;姜情情;辜毅波;应雪;
尽管HPV疫苗及筛查方案的逐渐成熟,但宫颈癌仍然在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拟通过热疗增强化疗作用,保留患者宫颈部位完整,提高治疗效果,为宫颈癌早期治疗提供更多治疗依据。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同时包载去氢骆驼蓬碱(HM)、染料IR-780的光敏性脂质体,筛选最佳条件是磷脂胆固醇膜材质量比为8∶1,药脂质量比为1∶20;通过Sephadex G-50葡聚糖凝胶柱进行分离,采用HPLC测定去氢骆驼蓬碱包封率为55.6%±0.18%;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圆整,分布均匀;马尔文粒度仪测定粒径为(125.2±0.62)nm及Zeta电位为(-2.55±0.76)mV;光热转换效率是光热剂的重要属性,经测定光热转换效率为27.1%±0.86%;在4℃的贮存条件下,在前14 d的包封率较稳定,无絮凝现象;并采用磺酰罗丹明B蛋白(SRB)法考察脂质体对HeLa细胞在近红外照射下的抗增殖作用比无红外照射作用强;采用Transwell实验考察脂质体对HeLa细胞的抑制侵袭迁移作用,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该研究为去氢骆驼蓬碱治疗宫颈癌提供更多研究基础。
2022年10期 v.47 2643-2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2 ] - 胥淑娟;郭浩;赵剑锋;金龙;孟硕;刘子馨;郝伟;付建华;刘建勋;
以青黛提取物中靛玉红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回流提取法、水提法靛玉红的提取率,并结合氨水引咳小鼠模型、枸橼酸引咳豚鼠模型的止咳药效学实验研究进行君药青黛提取方法和全方提取工艺的优选。药学工艺部分所得醇提制剂中靛玉红提取率为51.89%,水提制剂中未检测到靛玉红。在药效学实验中,2种不同工艺制剂的儿童清肺止嗽糖浆均能有效延长咳嗽潜伏期,抑制咳嗽次数。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2种工艺样品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在减少咳嗽次数方面,青黛等5味醇提、生石膏等3味水提样品高剂量在枸橼酸引咳豚鼠实验中止咳效果优于其他工艺制剂(P<0.05)。醇提工艺制备的儿童清肺止嗽糖浆中靛玉红的提取率高于水提工艺,止咳药效学研究中2种制剂均有较好的止咳效果,其中青黛等5味醇提、生石膏等3味水提制备的儿童清肺止嗽糖浆在枸橼酸引咳豚鼠模型实验中的止咳效果优于全方水提。综合以上2种方式所得结论,此工艺方药可利用度高,药效更佳,最终选择青黛等5味醇提、生石膏等3味水提为最佳提取工艺。
2022年10期 v.47 2652-2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4 ] - 孙克寒;杨会;王淑琪;王春国;杨漫芳;高照;许心蕊;聂波;
基于超高效液相-离子阱-静电场轨道肼质谱(UPLC-LTQ-Orbitrap MS)技术分析鉴定四妙勇安汤水煎液的化学成分。采用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质谱使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通过对照品比对总结各类成分裂解规律,结合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一二级质谱信息,以及相关文献和MassBank、HMDB等数据库的数据支持,从四妙勇安汤中鉴定出72个化学成分,包括30个环烯醚萜苷类,9个有机酸类,15个黄酮类,10个苯丙素类,7个三萜类和1个糖类成分。该研究建立的四妙勇安汤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较为全面、快速、准确,总结了四妙勇安汤各类型成分的裂解规律,为其物质基础和药效作用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2022年10期 v.47 2658-2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40 ] - 丁浩然;刘峰;王梦月;李晓波;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紫外多波长检测系统,建立一种急支糖浆的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盐酸麻黄碱、原儿茶酸、新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柚皮苷、新橙皮苷、甘草酸和白花前胡甲素的含量,并验证其在急支糖浆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分别在210、254、280、320 nm波长下,以柚皮苷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7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和待测色谱峰定位方法,并进行系统耐用性考察以及与外标法含量测定结果的对比,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急支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原儿茶酸、新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新橙皮苷、甘草酸和白花前胡甲素相对于柚皮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846、0.582、0.608、0.293、0.913、2.207、0.940,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对15批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所检测的8个成分中,除原儿茶酸和新绿原酸外其余均为单味药材的专属性成分,且甘草酸和白花前胡甲素是首次在急支糖浆中检测出,弥补了甘草、前胡药材无成分检出的空白。该研究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便捷高效、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急支糖浆的质量,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2022年10期 v.47 2668-2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06 ]
- 汪倩;郭婉怡;刘立玲;陶雪莹;林娜;孔祥英;苏晓慧;韩岚;
基于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因子(AhR nucleart ranslocator, ARNT)/醌氧化还原酶NADH 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 NQO1]信号通路探索青蒿琥酯(artesunate, ARS)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作用。采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RANKL)诱导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模型,给予ARS(0.2、0.4、0.8μmol·L~(-1))干预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和F-actin染色来观察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AhR和NQO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定位观察破骨细胞中AhR和ARNT表达分布。同时,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 CIA)大鼠模型,并给予ARS(7.5、15、30 mg·kg~(-1))干预,Masson染色观察CIA大鼠软骨和骨破坏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膝关节组织中AhR、ARNT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膝关节组织中NQO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RANKL诱导组可见大量的TRAP阳性细胞。与RANKL诱导组相比,ARS(0.2、0.4、0.8μmol·L~(-1))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RAP阳性细胞数目;F-actin染色结果显示,随着ARS剂量的升高,对F-actin形成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Western blot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进一步发现,ARS干预以后可明显促进AhR表达,且同时向核内转移,进而激活下游ARNT和抗氧化酶NQO1蛋白表达。同时,成功建立CIA大鼠模型,Masson染色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关节骨破坏严重,表现为表层软骨失染,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软骨和骨边界不清晰,而阳性药物和ARS不同剂量均对软骨和骨破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尤其是ARS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最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ARS不仅促进CIA大鼠膝关节软骨和骨中AhR与ARNT蛋白表达,还可以促进大鼠膝关节组织NQO1蛋白表达。综上,ARS可能通过激活AhR/ARNT/NQO1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
2022年10期 v.47 2698-2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01 ] - 余洁英;林育浩;周凤华;刘海琼;邓广辉;程赛博;王先宝;
该文拟探究葛根芩连汤对糖尿病湿热型小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选择db/db小鼠作为糖尿病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应用湿热环境实验箱构建湿热证模型;将48只6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6组: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组)、db/db-dh(湿热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组)、db/db-dh+GQD-L(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db/db-dh+GQD-M(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db/db-dh+GQD-H(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db/db-dh+lipro (liproxstatin-1,铁死亡抑制剂组),并以8只6周龄db/m小鼠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通过“高脂饮食”与“湿热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小鼠出现了空腹血糖升高、饮食减少、小便量减少、大便溏泄、精神萎靡、毛发疏松粗糙、毛色暗黄无光泽等湿热症状。而高剂量的葛根芩连汤灌胃处理10周可显著缓解db/db-dh小鼠的上述症状,并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进而改善小鼠的心脏舒张功能;qPCR结果提示葛根芩连汤可调控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减轻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上调GPX4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蛋白表达;同时,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可显著改善db/db-dh小鼠心脏功能及逆转心肌重构。由此得出结论:湿热证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细胞铁死亡加速db/db小鼠心脏重构进程,进而导致舒张功能障碍;葛根芩连汤能改善糖尿病湿热型小鼠心脏重构及舒张功能,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有关。
2022年10期 v.47 2705-2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7 ] - 范琦琦;折改梅;魏静;李芝奇;陈美琳;董英;于啊香;李建伟;秦文杰;王伟;林瑞超;赵崇军;游蓉丽;
该研究基于体内斑马鱼模型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CKI)抗肿瘤及镇痛活性,并探究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通过斑马鱼卵黄囊显微注射LPC H12肝癌细胞建立斑马鱼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实验过程中设置复方苦参注射液高(H-CKI)、中(M-CKI)、低(L-CKI)剂量组和模型组,给药72 h后以肿瘤面积增长倍数、积分吸光度(integrated absorbance, IA)增长倍数为指标评价CKI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分别以冰乙酸(acetic acid, AA)和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建立斑马鱼外周疼痛和中枢疼痛模型,利用行为轨迹分析系统监测斑马鱼行为运动轨迹,以运动次数、运动时间、运动距离、运动速度等运动状态为指标评价CKI的镇痛活性;最后,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lymphocyte tumor-2, Bcl-2)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或PK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验证抗肿瘤作用机制。与模型组相比,M-CKI组和H-CKI组肿瘤面积及积分吸光度的增长倍数显著降低,对外周疼痛和中枢疼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机制研究发现CKI能够上调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Cas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 Casp9)表达,下调PI3K、Akt表达,且Bcl-2、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综上,CKI具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及镇痛的功效,其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该通路介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缓解肿瘤疼痛。
2022年10期 v.47 2712-2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9 ] - 张光晨;王一豪;阮盼盼;张祖奇;沈宁宁;刘昱甫;王宇光;高月;
研究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靶点蛋白,为麦冬皂苷类成分的心肌保护作用深入研究提供线索。CCK-8法检测麦冬皂苷D与异丙肾上腺素共处理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麦冬皂苷D及ISO对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Bip、Bax、Perk、ATF4、caspase-12及CHOP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和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及形态变化情况;特异性钙离子探针检测细胞内质网钙离子释放;通过构建OPD键合的环氧活化琼脂糖凝胶固相微球作为亲和介质,以捕获H9c2细胞裂解液中OPD所特异性结合的靶点蛋白;对高分辨质谱鉴定获得的OPD靶点蛋白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探讨OPD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潜在靶点。实验结果显示,10μmol·L~(-1)的ISO可显著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发生早期凋亡。不同浓度的麦冬皂苷D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质谱结果显示Fam129a、Pdia6等19个麦冬皂苷D结合的靶点蛋白分别涉及ERN1传感器结合的未折叠蛋白反应、三羧酸循环及Nrf2信号转导途径等多个信号通路。以上结果表明OPD对心肌细胞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多个靶点蛋白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并影响细胞生命进程。
2022年10期 v.47 2721-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45 ] - 黄丽平;钟晓琴;周鑫钰;邓敏琪;吴曼菁;邓敏贞;
研究高良姜素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Akt/MEF2D/Beclin-1通路的影响。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良姜素低剂量组(25 mg·kg~(-1))、高良姜素中剂量组(50 mg·kg~(-1))、高良姜素高剂量组(100 mg·kg~(-1))、多奈哌齐组(3 mg·kg~(-1))、Akt抑制剂组(25 mg·kg~(-1))和自噬抑制剂组(30 mg·kg~(-1)),每组10只,持续给药30 d,待给药第24天进行水迷宫和避暗实验测试;ELISA检测海马中p-tau、β-淀粉样多肽1-42(Aβ_(42))、乙酰胆碱酯酶(AChE)、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1(BACE1)和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水平,RT-PCR检测海马中Beclin-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海马中Aβ_(42)和胶质纤维状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海马中肌细胞增强因子2D(MEF2D)的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学情况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Akt、MEF2D和Beclin-1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游泳时间、错误次数、被电次数、p-tau、Aβ_(42)、APP、AChE、BACE1、GFAP和Beclin-1增加,避暗潜伏期、p-Akt和MEF2D减少,海马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高良姜素组游泳时间、错误次数、被电次数、p-tau、Aβ_(42)、APP、AChE、BACE1、GFAP和Beclin-1减少,避暗潜伏期、p-Akt和MEF2D增加,海马组织病理情况改善。与自噬抑制剂组比较,高良姜素组游泳时间、错误次数、被电次数、p-tau、Aβ_(42)、APP、AChE、BACE1、GFAP和Beclin-1显著增加,避暗潜伏期、p-Akt和MEF2D显著减少。综上所述,高良姜素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kt/MEF2D/Beclin-1通路有关。
2022年10期 v.47 2729-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02 ] - 魏爽;李冀;韩东卫;付强;郝峰;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黄芪-葛根药对(芪葛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借助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黄芪、葛根的有效成分及靶点;于各疾病数据库中检索T2DM的相关靶点,提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对构建出的PPI网络进行优化并对关键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再利用DAVID在线工具对核心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以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继而,以高脂饲料喂养及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的联合方式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组、黄芪-葛根高剂量组、黄芪-葛根中剂量组、黄芪-葛根低剂量组,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AST、ALT、TG、TC、LDL-C、HDL-C、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AMPK、p-AMPK、G6Pase、Pepck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共筛选出黄芪-葛根药对治疗T2DM核心靶点131个,其中AKT1、MAPK1、TNF-α、IL-6等较为关键,KEGG富集分析预测该药对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降糖作用。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葛根高、中剂量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降低,糖原水平显著升高;黄芪-葛根高、中、低剂量组AST、ALT、TG、LDL-C显著降低;黄芪-葛根高、低剂量组TC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黄芪-葛根高、中剂量组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黄芪-葛根高剂量组IRS-2、AMPK、p-AMPK蛋白表达升高,G6Pase、Pepck蛋白表达降低。可见,黄芪-葛根药对在治疗T2DM上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其可能是通过IL-6、TNF-α等靶点调控AMPK信号通路影响胰岛素抵抗、糖原合成、糖异生、胰岛β细胞、炎症反应等过程对糖尿病发挥治疗作用。
2022年10期 v.47 2738-2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29 ] - 张则业;杨佳迪;颜倩;石丹宁;何悦双;赵丕文;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内实验研究探讨四物汤靶向生殖系统的植物雌激素样效应及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亚型调节与介导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收集四物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雌激素”的相关基因。借助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及“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利用R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体内实验选取22 d龄SD雌鼠,四物汤灌胃4 d。HE染色观测子宫形态学变化,RT-PCR方法检测子宫、卵巢ER亚型及其介导的EGFR/MAPK下游传导通路关键调控因子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四物汤发挥植物雌激素样效应的相关靶点共74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其发挥效应的机制与雌激素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体内实验结果发现,四物汤组大鼠子宫内膜显著增厚;卵巢组织ERα、ERβ、GPER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子宫组织ERα、ERβ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GPER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卵巢、子宫组织EGFR 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38 MAPK、MEK1/2、ERK1/2 mRNA表达量均明显减少。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及体内实验揭示了四物汤靶向生殖系统发挥雌激素样效应的分子机制,为四物汤妇科疗效机制的全面揭示提供了依据。
2022年10期 v.47 2750-2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02 ] - 李长健;马贤鹏;聂红;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henxiong Glucose Injection, SGI)的主要活性成分丹参素和川芎嗪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获取化合物和疾病相关靶点,筛选出两者交集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STRING平台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应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软件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丹参素和川芎嗪抗MIRI的潜在作用靶点共15个,涉及环氧合酶途径、胞外基质结合、抗氧化活性等过程,且与血小板活化、脂肪细胞脂解的调控等通路密切相关。丹参素、川芎嗪与核心靶点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乙酰胆碱酯酶均能形成结合能较低的稳定构象。综上所述,SGI可能通过环氧合酶途径等生物过程治疗MIRI,并涉及胞外基质结合、抗氧化活性等分子功能,且与血小板活化、脂肪细胞脂解的调控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SGI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阐明SGI抗MIRI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2022年10期 v.47 2759-2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96 ] - 张婷;刘欢欢;于银萍;王敏;季德;苏联麟;陆兔林;李林;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三棱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机制。对三棱进行活性成分筛选、靶点预测以及通路富集研究分析,并与高脂血症相关靶点以及通路富集进行比对;构建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检测血液流变学参数和凝血功能,HE染色法观察肝损伤指数,并采用PCR技术检测基因变化,从而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棱和醋三棱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肝脏脂质沉积减少,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液黏度降低,前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显著提高(P<0.05);PCR结果表明,三棱可以通过调节Apol2、Apof、Stab2基因的表达,影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胆固醇酯转运体的抑制作用,从而治疗高脂血症。醋三棱可以通过调节Hmgcr、Hmgcs2、Abca1、Abcg1、Cyp7b1和Stab2基因的表达,增强甘油三酯代谢和胆固醇逆转运作用,并且三棱醋制后治疗高血脂症作用增强。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三棱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成分可能是L-alpha-palmitin、(1S,2S)-1,2-bis(2-furyl)ethane-1,2-diol、cis-zimtsaeure、o-acetyl-p-cresol、sanleng、9-hexadecenoic acid。结合网络药理学和药效实验验证,初步探究三棱治疗高脂血症的潜在活性成分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2022年10期 v.47 2767-2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89 ] - 孟颖;蒋志涛;严国俊;沈晶;孙戡平;王媛媛;曹杰楠;夏梦莹;潘金火;
基于色谱-质谱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经典名方清胃散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利用UPLC-Q-TOF-MS、GC-MS技术分析清胃散化学成分;经TCMSP数据库筛选清胃散活性成分及靶蛋白后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利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牙周炎相关治疗靶点;运用Venny 2.1构建韦恩图并得到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利用clusterProfiler R功能包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活性。通过色谱-质谱技术共分析得到清胃散中189种化学成分,筛选后得到39种活性成分对应180个潜在作用靶点与牙周炎相关,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富集分析得到92条KEGG通路,“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共涉及20条KEGG通路、34种活性成分和99个靶点,分子对接结果验证关键化合物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结合力。该研究初步表明,经典名方清胃散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牙周炎的作用,体现了中药复杂系统的作用特点,为清胃散后续的物质基准及关键质量属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2年10期 v.47 2778-2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09 ]
- 赵贵香;王露;杨昆;张海龙;李建生;
系统评价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与安全性。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8个数据库收录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治疗AE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自建库至2021年7月11日。提取合格文献相关信息,通过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SE 15.1、ADDIS 1.16.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共纳入81项RCTs, 7 526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 782例,对照组3 744例。依据统计学差异进行排序,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提高有效率方面,热毒宁注射液+西医常规>痰热清注射液+西医常规;(2)降低C-反应蛋白(CRP)方面,热毒宁注射液+西医常规>痰热清注射液+西医常规;(3)降低白细胞(WBC)计数方面,热毒宁注射液+西医常规>喜炎平注射液+西医常规>痰热清注射液+西医常规;(4)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方面,鱼腥草注射液+西医常规>热毒宁注射液+西医常规>痰热清注射液+西医常规;(5)提高氧分压(PaO_2)方面,鱼腥草注射液+西医常规>热毒宁注射液+西医常规>痰热清注射液+西医常规>喜炎平注射液+西医常规;(6)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清开灵注射液+西医常规>痰热清注射液+西医常规。安全性方面,5种中药注射液均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结果表明,5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均能有效治疗AECOPD、各有特点及侧重,其中热毒宁注射液+西医常规、痰热清注射液+西医常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且全面。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存在差异,结论可靠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2022年10期 v.47 2788-2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23 ] - 杨硕;吕健;王连心;谢雁鸣;
为系统评价冰黄肤乐软膏治疗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有效筛选冰黄肤乐软膏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9项RCTs,总样本量1 919例,其中试验组973例,对照组9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冰黄肤乐软膏+西医常规的疗效积分指数≥60%(临床有效率)(RR=1.32,95%CI[1.13,1.55],P=0.000 4)优于西医常规,复发率(RR=0.37,95%CI[0.20,0.65],P=0.000 7)低于西医常规,不良反应(RR=1.05,95%CI[0.52,2.15],P=0.88)与西医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单用冰黄肤乐软膏的疗效积分指数≥60%(临床有效率)(RR=1.20,95%CI[1.09,1.33],P=0.000 3)优于西医常规,不良反应(RR=0.92,95%CI[0.45,1.89],P=0.82)与西医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冰黄肤乐软膏+西医常规或单用冰黄肤乐软膏的症状体征有效缓解(临床有效率)(RR=1.41,95%CI[1.07,1.85],P=0.01)优于西医常规。结果表明,冰黄肤乐软膏+西医常规或单用冰黄肤乐软膏治疗湿疹相较于西医常规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安全性与西医常规治疗相当,临床用药可以借鉴。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故今后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方法学质量高的RCT进一步验证冰黄肤乐软膏治疗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2年10期 v.47 2802-2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30 ] - 张丽君;胡晓强;于晶晶;王颖;张嘉蔚;徐贤荣;杨军;
为评估参芪降糖颗粒(SJG)联合西药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该文检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收集SJG联合西药治疗GDM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推荐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用Stata 12.0、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9项RCTs, 1 647例患者,其中单纯西药治疗824例,SJG联合西药治疗823例,治疗时间最长12周,最短2周。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SJG联合西药可以降低产后出血(OR=0.23,95%CI[0.10,0.53],P=0.000 6)、妊娠期高血压(OR=0.24,95%CI [0.13,0.45],P<0.000 01)、羊水过多(OR=0.25,95%CI[0.14,0.46],P<0.000 01)、胎膜早破(OR=0.20,95%CI[0.09,0.45],P<0.000 1)、剖宫产(OR=0.40,95%CI[0.29,0.55],P<0.000 01)、巨大儿(OR=0.19,95%CI[0.08,0.47],P<0.000 3)、新生儿窒息(OR=0.22,95%CI[0.12,0.40],P<0.000 01)、早产(OR=0.19,95%CI[0.12,0.30],P<0.000 01)、蛋白尿(OR=0.19,95%CI[0.06,0.58],P=0.004)及低血糖(OR=0.28,95%CI[0.16,0.50],P<0.000 1)的发生,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的漏斗图及Egger′s检验结果显示,除巨大儿存在发表偏倚外,其他指标的结果均不存在显著的发表偏倚。因此,SJG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GDM患者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但因纳入研究质量参差不齐,临床应用该结论尚需谨慎。
2022年10期 v.47 2811-2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14 ] - 杨道文;屈毓敏;祝庆华;赵家亮;庞建国;韩杰;颜振刚;麻晓;裴天源;张柏刚;李晓鹏;张洪春;
荆防颗粒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亦有解热、抗病毒的药理作用。因此,为评价荆防颗粒治疗普通感冒(风寒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取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38例普通感冒(风寒证)患者,按2∶1随机分为试验组(92例)和安慰剂组(46例),试验组服用荆防颗粒,安慰剂组服用荆防颗粒模拟剂,疗程5 d,随访时间8 d,主要疗效指标为疾病痊愈时间。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感冒的中位数痊愈时间为3.33 d,少于安慰剂组的7.00 d,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P<0.000 1);试验组主症严重程度评分-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489.90±206.95,小于安慰剂组的763.50±339.53;试验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安慰剂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单项症状恶寒、鼻塞、流清涕、咳嗽、头痛、咽痒/咽痛、白痰、身痛消失时间,消失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荆防颗粒在改善上述症状上具有优势。研究过程试验组发现1例不良反应(血肌酐轻度增高),复查时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荆防颗粒可显著缩短普通感冒(风寒证)的病程,并能改善普通感冒引起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良好,具备临床优势。
2022年10期 v.47 2819-2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1 ]